台前县信息化监督系统
艾堌堆村村情概况
一、基本情况
(一)地理位置
艾堌堆村位于台前县龙翔街道办事处西南方向,距台前县城5公里,在龙翔街道办事处2.5公里处,耕地面积380亩。南邻黄河大堤,北临吕辛庄村,西邻东影唐,东临李文彩村。
(二)村名来历
明朝洪武年间,有艾姓和王姓两个大户人家先后来此居住,因此处地势较高,便取名叫艾堌堆。
(三)基层组织状况
村“三委”成员共7人,具体名单如下:
村支书(村委会主任)吕寻义 联系方式13781348086
村支部委员 吕启俊 联系方式13461718000
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蒋代全 联系方式13525627733
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 蒋玉俊 联系方式15303918380
(四)民族人口
艾堌堆村自艾姓始迁至今,先后有蒋、吕、宋、党、郭、葛、赵、李、魏共9姓在此定居。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,现有109户,378人,党员14名,预备党员1名,其中低保13户26人,有残疾证20人,劳动力人数236,外出务工人数208,少数民族0人,妇女人口数186人,参加合作医疗人数378人,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53人,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6人。
(五)历史沿革
艾姓与王姓先后迁出,蒋姓家族从黄河以南迁到艾堌堆村,随后吕姓又从吕堌堆村迁入几户人家,宋、党、郭、葛、赵、李、魏姓陆续迁到此地,解放初期至1973年与吕堌堆村、吕辛庄村三个村为一个大队,1980年各自成立村委会至今。
二、基础建设及公共服务建设情况
(一)经济发展
1.村集体资产情况;该村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.2万元,为肉鸭屠宰。
2.村集体资源情况;我村耕地380亩,人均耕地1亩,2个村民小组,人口109户、388人。村内支柱产业为传统种植和养殖业,村民主要收入渠道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。
(二)公共事务建设
教育文化方面,由于艾堌堆村级小人口少,一直没有建立学校,甚至没有一所学前教育机构。学龄儿童基本都借读于邻村的学校。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亟需大力提高。
公共基础设施方面,近几年得以全面建没,设有中老年活动室、公共阅览室,安置了多种健身器材。
卫生方面,在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之后,村民在看病就医方面得到切实的实惠,村卫生室的医疗环境也有很大的改善,一般小病不出村就可以得以治疗。村里还组织了专门的街道清扫小组,村内的公共环境卫生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。
三、家风家训
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;既昏便息,关锁门户,必亲自检点。
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
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
自奉必须俭约,宴客切勿流连。
器具质而洁,瓦缶胜金玉;饮食约而精,园蔬愈珍馐。
勿营华屋,勿谋良田。
三姑六婆,实淫盗之媒;婢美妾娇,非闺房之福。
童仆勿用俊美,妻妾切忌艳妆。
祖宗虽远,祭祀不可不诚;子孙虽愚,经书不可不读。
居身务期质朴,教子要有义方。
勿贪意外之财,勿饮过量之酒。
与肩挑贸易,毋占便宜;见贫苦亲邻,须加温恤。
刻薄成家,理无久享;伦常乖舛,立见消亡。
兄弟叔侄,须分多润寡;长幼内外,宜法肃辞严。
听妇言,乖骨肉,岂是丈夫?重资财,薄父母,不成人子。
见富贵而生谄容者,最可耻;遇贫穷而作骄态者,贱莫甚。
居家戒争讼,讼则终凶;处世戒多言,言多必失。
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,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。
乖僻自是,悔误必多;颓惰自甘,家道难成。
狎昵恶少,久必受其累;屈志老成,急则可相依。
轻听发言,安知非人之谮诉?当忍耐三思;因事相争,焉知非我之不是?需平心暗想。
施惠勿念,受恩莫忘。
凡事当留馀地,得意不宜再往。
人有喜庆,不可生妒忌心;人有祸患,不可生喜幸心。
善欲人见,不是真善;恶恐人知,便是大恶。
家门和顺,虽饔飧不继,亦有馀欢;国课早完,即囊橐无馀,自得至乐。
读书志在圣贤,非徒科第;为官心存君国,岂计身家?
守分安命,顺时听天;为人若此,庶乎近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