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前县吴坝镇郑三里村村情概况

台前县信息化监督系统

郑三里村村情概况

 

一、基本情况

(一)地理位置

    郑三里村位于台前县吴坝镇,距台前县城22公里,在吴坝镇2公里处,耕地面积2480亩。南邻穆杨,北临王三里,西邻西董,东临张唐。

(二)村名来历

陈氏兄弟将蒿军赶出村外,直至张秋镇挂剑台附近,其鲜血滴洒有三里之多,乡亲们为纪念其壮举,将绿花园易名三里庄,后来郑氏家族成为名门望族后,郑姓人将三里更改为郑三里。

(三)基层组织状况

“三委”成员共9人,具体名单如下:

村支书(村委会主任)

郑光杰 联系方式18639331448

村支部委员

郑大臣 联系方式13939378032    

郑大科 联系方式18939339985

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

贺继峰 联系方式13781362392

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

李焕英 联系方式15517687111

郑大勇 联系方式18526231134

   (四)民族人口

    郑三里村自郑姓始迁至今,先后有陈姓,刘姓,郭姓,张姓,李姓,王姓,耿姓,巩姓,袁姓,纪姓,付姓,徐姓,吴姓,卞姓,董姓共16姓在此定居。全村共有十个村民小组,现有464户,2196人,党员47名,预备党员2名,其中低保38户58人,有残疾证51人,劳动力人数800,外出务工人数450,少数民族8人,(李长川,王远谷,李雪,李倩倩为土家族族,黄传利,黄筱婷为满族族,劳玉宇,劳玉菊为壮族)妇女人口数6人,参加合作医疗人数2196人,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000人,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00人。

(五)历史沿革

该村为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建立,原名为绿花园,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年)义和团运动兴起,村民陈凤周,陈凤武兄弟俩加入山东义和团成为小头领,后兵败台前清水河,退守梁山。陈氏兄弟二人潜回村中伺机东山再起,后被驻扎在张秋城内的蒿武军发现,查抄,陈氏兄弟率领村民反抗,将蒿武军赶出村外,陈凤周中弹负伤,他忍痛把肠子塞进肚内,挥大刀追赶蒿武军头目并将其头颅坎掉,挂在树上,扔继续追赶,直至张秋镇挂剑台附近,因鲜血流尽在没起来,其鲜血滴洒有三里之多,乡亲们为纪念其壮举,将绿花园易名为三里村,后来郑氏家族成为名门望族后,郑姓人士将三里更改为郑三里村。

二、基础建设及公共服务建设情况

(一)经济发展

1.村集体资产情况;

村室11间,空调4台,电视机1台,床2张,曹公桌8张,椅子20把,会议桌1张,橱柜2个,电视显示屏2个,信息监督平台1个,机井16个。

2.村集体资源情况;

人力资源,土地资源。

3.村集体资金情况;

9万。

(二)公共事务建设

教育文化方面,我村现有学校1所,郑三里小学,在职教师9人,其中大专学历5人,本科4人,研究生0人。现有学生67人。

公共基础设施方面,近几年得以全面建没,设有中老年活动室、公共阅览室,安置了多种健身器材。

卫生方面,在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之后,村民在看病就医方面得到切实的实惠,村卫生室的医疗环境也有很大的改善,一般小病不出村就可以得以治疗。村里还组织了专门的街道清扫小组,村内的公共环境卫生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。

五、家风家训

积善能裕,怀德惟宁。士人读书,第一要有志,第二要有识,第三要有恒。

 

六、所获荣誉

 

image.png

image.png

copyright © 2018-2019 濮阳市(台前县)信息化监督系统 主办单位:濮阳市纪委 豫ICP备12023551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