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前县信息化监督系统
孙洼村情概况
一、基本情况
(一)地理位置
孙洼村位于台前县西南,距离台前县城十八公里,距侯庙镇政府四公里。北邻徐岭村,西面是台村,西南是邢庄村,东南方向向北依次是西岳楼村,艾楼村,高庄村,东面是西武楼村。
(二)村名来历
明朝万历年间,孙姓始祖孙高嵩从河北省通州县(现北京市通州区孙家洼村)迁至山东省寿张县西南四十里,故取名孙洼村。
据村里流传下来,村中有一眼井,是孙姓“请受”而来的,不是孙姓所挖。这说明孙姓来此之前,这里就是个村庄,也人居住过,只不过村庄已没有人居住了。孙姓来到定居之后取名为孙洼村。
(三)基层组织状况
村“三委”成员共8人,具体名单如下:
村支书(村委会主任):杨洪申 联系方式:18839389999
村 支 部 委 员:杨合廷 联系方式:15303916196
村 支 部 委 员:杨洪允 联系方式:13653931917
村 支 部 委 员:杨合顺 联系方式:13781362751
村 委 会 委 员:王秀灵 联系方式:15139378800
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:杨连银 联系方式:17139315599
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:刘存林 联系方式:15083234935
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:杨书稳 联系方式:13721780225
(四)民族人口
孙洼村自杨姓始迁至今,先后有杨姓,刘姓,王姓,许姓共4姓在此定居。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,现有433户,1840人,党员60名,预备党员1名,其中低保37户52人,有残疾证36人,劳动力人数1360人,外出务工人数840人。妇女人口数699人,参加合作医疗人数1348人,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25人,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6人。
(五)历史沿革
明朝万历年间,孙洼建村,隶属山东布政使兖州府所辖。清代雍正八年,东平升为直隶州,直属山东布政司,寿张亦属直隶州所辖。
民国2年(1914年),改属山东省东临道,县衙改称县公署。
民国16年(1928年),撤销道制,县公署改称县政府,寿张县政府直属山东省政府领辖。
民国24年(1936年),寿张直属山东省第六督察专员公署(驻地聊城)。
民国27年(1939年),建寿张县抗日民主政府,属鲁西二专属,后改侯庙区。
民国32年(1944年),属冀鲁豫行署八专署,1947年改属冀鲁豫第九专属。
1949年8月,设平原省聊城专属,随县属之。
1952年12月,平原省撤销,归属山东省聊城专属,建村公所。
1958年,成立人民公社,称侯庙公社孙洼大队。
1963年,公社改区。
1964年,根据国务院(国水电字[1964]86号)文,随侯庙区划归范县,隶属河南省。
1968年,区复称公社,称侯庙公社孙洼大队。
1974年,随侯庙公社属范县台前办事处。
1978年,称台前县侯庙公社孙洼大队。
1984年,公社改为乡并撤销大队,称侯庙乡孙洼村民委员会。
1999年,撤乡建镇,称侯庙镇孙洼村民委员会,地名沿用至今。
二、基础建设及公共服务建设情况
(一)经济发展
1.村集体资产情况:3间村室,3台空调,2台电脑,2台打印机,1张大会议桌,5张小桌子,28把椅子。
2.村集体资源情况:耕地1339.8亩,林地156亩。
3.村集体资金情况:光伏发电3万元。
(二)公共事务建设
教育文化方面,孙洼村有一个闲置的小学,目前孙洼村正在积极争取建设一所幼儿园,保证本村学龄儿童在本村就读。
公共基础设施方面,近几年得以全面建没,设有公共阅览室,安置了多种健身器材。
卫生方面,在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之后,村民在看病就医方面得到切实的实惠,村卫生室的医疗环境也有很大的改善,一般小病不出村就可以得以治疗。村里还组织了专门的街道清扫小组,有公益性岗位人员17人,村内的公共环境卫生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。
三、杰出人物
孙洼村村民热爱武术,以大红拳为主,在村里广泛流传,传说清朝时期的杨八爷,武艺超群,力大无穷,勇猛过人,名震四方,是我村武术界的代表。解放前,村民刘建功被称为“拳师”。
四、所获荣誉